欢迎进入中国电子化工新材料产业联盟!
时间:2020-02-09 信息来源:爱集微 作者: 浏览次数:650
巨额“留抵税”占用百亿资金 半导体企业呼吁退税输血
【摘要】

集微网报道(记者 陈宝亮)“资金链断裂,我们最怕这个。”一位半导体上市公司CEO向集微网介绍,“短期停工不危险、一时的亏损也无不可怕,现在大家最担心的其实是现金断流,尤其是民营企业,可能很多企业的现金流马上就要见底了。”

数日前,在全国拥有2万员工的西贝餐厅董事长贾国龙无奈诉苦:“账上现金撑不过三个月了。”事实上,半导体行业,绝大多数企业的经营状况尚不及西贝,前述CEO介绍,“大部分现金流只能维持2个月,3个月就算是非常优秀的公司了。”

一月份的春节放假、2月份的生产停工,让大部分企业失去了经营现金流,但照常支出的工资、贷款、租金足以在这两个月的时间掏空企业钱包。“而且,半导体行业还有一些硬性支出,很多设备、材料、代工晶圆要提前半年下单,现在都马上交付了,要支付尾款,也是大笔开支。”

直面即将到来的现金危机,寻找资金输血成为公司管理者的当务之急。

“留抵税”占用百亿资金

多家半导体企业向集微网表示:“如果把企业的增值税留抵税提前退给企业,或许能帮很多企业渡过难关。”

“增值税期末留抵税”(下简称“留抵税”)是诸多集成电路企业呼吁多年却始终未能完美解决的问题。

“好多年了,大家一直都在向政府反馈这个问题。”一位国内晶圆厂资深管理人员向记者介绍,“集成电路的设备采购,都是巨额开支,进口时就要先交关税、增值税,关税往往有政策可以免除,但增值税都要交,这部分增值税计入进项税,后续可以通过销项税抵扣。”但是,由于进口设备产生的进项税极高,企业往往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抵扣完,“企业每年都要扩容,这样下来,很多企业都有几百万的留抵税,大的晶圆厂甚至要有几千万的留抵税,相当于大量占用了企业资金。

企业在还没有销售取得收入时,就要为投入设备、材料支付巨额税款,这大量占用了企业资金,严重制约了创业企业发展。

2000年的《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》(18号文)曾直接免除集成电路企业的进口增值税,但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后这一政策就不再执行。2011年,为解决集成电路企业进项税占用资金的问题,财政部印发《关于退还集成电路企业采购设备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的通知》,对集成电路重大项目企业采购设备形成的留抵税予以退还。但是,当时进入重大项目的企业只有32家。

知情人士透露:“现在,省级重大项目,各省会给一些政策优惠,设备进口的增值税直接即征即退,但大部分企业没有这待遇,所以一直都向政府反映,但一直也没能解决。”

根据集微网统计,2019年,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进口的半导体设备、材料、代工晶圆超过450亿美元,按照13%的增值税率计算,仅上述进口产品,集成电路企业就预缴增值税超过400亿元,考虑到行业经营周期,未抵扣留抵税超过百亿元,若能全部退还产业,将大幅缓解行业的现金流危机。

业界亟待“退税”输血

2019年4月1日,财政部、国税局、海关总署开始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,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退还一定比例的留抵税。

但是,“并非全额退,退还比例比较低”,前述上市公司CEO向记者介绍,该公司旗下子公司2019年有超过300万留抵税,“申请后一直拖了8个月才给退,也只退了90万”。

另一家光刻胶生产厂商向记者介绍:“我们公司2019年建厂房,采购了设备过亿元,但达不到退税标准,留抵税现在超过1000万元。可能需要好几年才抵扣完。”

除上述采访之外,多家上市公司财报中也公布了大量的“留抵税”。长电科技在2019上半年财报中公布,待抵扣进项税额达到4.48亿元;汇顶科技2019上半年财报中,留抵税额达5352万元。

 “2019年,受中美贸易形式的影响,龙头企业的扩产反而不多,中小企业才是扩产主力,这些企业基本都享受不到重大项目的即征即退待遇,都有大量留抵税。”前述上市公司CEO介绍,其子公司的200多万留抵税如果能够退回,至少可以支撑该子公司一个半月的薪水。

多位接受集微网采访的公司负责人呼吁:“现在非常时期,希望国家可以加大退税力度,把留抵税先退给中小企业。”事实上,留抵退税并不会给国家税务造成损失,反而可以为企业减负,这也是国家推行留抵退税的目的所在。

除此之外,“很多企业半年前就在海外的设备、材料、代工晶圆有下单,现在海外供应链依然是按照合同约定日期供货,国内企业也要按照合同接收,支付尾款。而这笔费用现在也要按照13%额度缴纳增值进项税,这也是很大的负担,希望国家可以给与一定的免增期限,这也不会给国家造成损失,但确实可以帮很多企业渡过难关。